2025年初春的一个午后,67岁的李梅花坐在天水市区那套老房子的沙发上。
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,满眼爱恋。
照片上是一个穿着空军制服的年轻男子,剑眉星目,英姿飒爽。
邻居王大妈端着茶杯,看她入神的样子,语重心长地劝道:
"梅花啊,你都这把年纪了,还想着46年前的事?"
"说不定这个男的早就结婚生子了,连孙子都有了。"
梅花抬起头,那双历经沧桑却依然清澈的眼睛里闪着泪光:
"王姐,我知道你是为我好,可是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我,他还在等我。"
她用颤抖的手指轻抚着照片,"前几天,老刘给我带来了消息,说志强可能在西安。"
"我想,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去找他。"
王大妈摇摇头,心疼地看着这个为了一份情感守候了大半辈子的女人。
展开剩余97%谁能想到,一个农村出身的女孩,竟然为了46年前的一段恋情至今未嫁?
01
春日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洒在屋内,李梅花缓缓起身。
她走到那个珍藏了半个世纪的木箱前,颤抖着手打开箱子。
箱子里整齐地放着一摞摞的信件、照片,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。
梅花翻开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年她寻找王志强的每一次努力:
【1985年3月,托表哥到兰州空军部队打听,无果;】
【1992年8月,写信给山东省民政局,回复说查无此人;】
【2001年10月,通过老同事联系到退休飞行员李师傅,他说听说过王志强这个名字,但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。】
【2018年6月,通过网络搜索,找到三个叫王志强的,都不是他...】
密密麻麻的记录足有上百条,每一条背后都是梅花心中不灭的希望和一次次的失望。
王大妈看着这些记录,眼眶也湿润了:"梅花,你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?"
梅花合上笔记本,走到窗前,外面的槐花开得正盛,香气阵阵飘进屋内。
她回想起那个改变她一生的春天,那是1979年,她21岁,青春正好。
想起以前的事情,李梅花不禁红了眼眶:
"王姐,你知道吗?当年我们约定,等他转业了就结婚。"
"我做了一辈子的准备,准备做他的妻子,准备为他生儿育女,准备和他白头到老。"
梅花的声音很轻,却充满了坚定,"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从来没有动摇过。"
"我想亲自见他一面,亲自问问他,当年那句'等我回来娶你'还算不算数。"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。
梅花打开门,看到是退休干部老刘,他手里拿着一张纸,脸上写满了兴奋。
老刘的声音都有些颤抖:"梅花,好消息!我找到他了!"
"王志强,69岁,山东人,1979年在兰州空军服役。"
"1980年调往新疆,现在在西安市雁塔区的军队干休所!"
梅花听到这个消息,身体瞬间软了下去,要不是王大妈及时扶住,她几乎要摔倒在地。
梅花的眼泪夺眶而出:"真的?真的是他?"
这一刻,46年的委屈、思念、坚持,全部涌上心头。
老刘点点头:"千真万确!"
"我通过老战友层层打听,还专门找人核实了他的身份信息,就是你要找的那个王志强!"
梅花颤抖着双手接过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,上面清楚地写着一个地址:
西安市雁塔区军队干休所,王志强。
"我要去西安。"梅花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起来,"明天就去。"
王大妈担心地说:"梅花,你一个人去西安,路上不安全,要不要我陪你?"
梅花摇摇头:"不用,这条路我要自己走完。"
"这是我和他之间的事,也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。"
当天晚上,梅花开始收拾行李。
她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珍藏了46年的照片装进贴身的口袋,又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。
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三万多块钱,此刻终于派上用场了。
虽然不多,但对于一个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,这已经是她的全部了。
她还从木箱里拿出了当年王志强写给她的那些信。
信纸已经发黄,字迹也有些模糊,但每一个字她都能背得出来。
其中最后一封信,是1980年王志强离开前写的:
"亲爱的梅花,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已经离开了。"
"部队有紧急任务,我必须马上出发,不能告诉你去哪里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。"
"但是请你相信我,无论走到哪里,无论多久,我都会回来娶你,请等我。"
每次读到这封信,梅花都会泪流满面。
这么多年来,正是这封信支撑着她度过了无数个孤独的夜晚。
7岁阿姨坚持不婚痴情一生,寻找46年前的空军恋人,见到他后凝噎了
订阅专属
言情·现代·恋爱婚姻
一舟闲谭
本故事20分钟读完2.2万人在看
关注
2025年初春的一个午后,67岁的李梅花坐在天水市区那套老房子的沙发上。
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,满眼爱恋。
照片上是一个穿着空军制服的年轻男子,剑眉星目,英姿飒爽。
邻居王大妈端着茶杯,看她入神的样子,语重心长地劝道:
"梅花啊,你都这把年纪了,还想着46年前的事?"
"说不定这个男的早就结婚生子了,连孙子都有了。"
梅花抬起头,那双历经沧桑却依然清澈的眼睛里闪着泪光:
"王姐,我知道你是为我好,可是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我,他还在等我。"
她用颤抖的手指轻抚着照片,"前几天,老刘给我带来了消息,说志强可能在西安。"
"我想,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去找他。"
王大妈摇摇头,心疼地看着这个为了一份情感守候了大半辈子的女人。
谁能想到,一个农村出身的女孩,竟然为了46年前的一段恋情至今未嫁?
01
春日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洒在屋内,李梅花缓缓起身。
她走到那个珍藏了半个世纪的木箱前,颤抖着手打开箱子。
箱子里整齐地放着一摞摞的信件、照片,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。
梅花翻开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年她寻找王志强的每一次努力:
【1985年3月,托表哥到兰州空军部队打听,无果;】
【1992年8月,写信给山东省民政局,回复说查无此人;】
【2001年10月,通过老同事联系到退休飞行员李师傅,他说听说过王志强这个名字,但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。】
【2018年6月,通过网络搜索,找到三个叫王志强的,都不是他...】
密密麻麻的记录足有上百条,每一条背后都是梅花心中不灭的希望和一次次的失望。
王大妈看着这些记录,眼眶也湿润了:"梅花,你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?"
梅花合上笔记本,走到窗前,外面的槐花开得正盛,香气阵阵飘进屋内。
她回想起那个改变她一生的春天,那是1979年,她21岁,青春正好。
想起以前的事情,李梅花不禁红了眼眶:
"王姐,你知道吗?当年我们约定,等他转业了就结婚。"
"我做了一辈子的准备,准备做他的妻子,准备为他生儿育女,准备和他白头到老。"
梅花的声音很轻,却充满了坚定,"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从来没有动摇过。"
"我想亲自见他一面,亲自问问他,当年那句'等我回来娶你'还算不算数。"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。
梅花打开门,看到是退休干部老刘,他手里拿着一张纸,脸上写满了兴奋。
老刘的声音都有些颤抖:"梅花,好消息!我找到他了!"
"王志强,69岁,山东人,1979年在兰州空军服役。"
"1980年调往新疆,现在在西安市雁塔区的军队干休所!"
梅花听到这个消息,身体瞬间软了下去,要不是王大妈及时扶住,她几乎要摔倒在地。
梅花的眼泪夺眶而出:"真的?真的是他?"
这一刻,46年的委屈、思念、坚持,全部涌上心头。
老刘点点头:"千真万确!"
"我通过老战友层层打听,还专门找人核实了他的身份信息,就是你要找的那个王志强!"
梅花颤抖着双手接过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,上面清楚地写着一个地址:
西安市雁塔区军队干休所,王志强。
"我要去西安。"梅花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起来,"明天就去。"
王大妈担心地说:"梅花,你一个人去西安,路上不安全,要不要我陪你?"
梅花摇摇头:"不用,这条路我要自己走完。"
"这是我和他之间的事,也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。"
当天晚上,梅花开始收拾行李。
她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珍藏了46年的照片装进贴身的口袋,又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。
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三万多块钱,此刻终于派上用场了。
虽然不多,但对于一个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,这已经是她的全部了。
她还从木箱里拿出了当年王志强写给她的那些信。
信纸已经发黄,字迹也有些模糊,但每一个字她都能背得出来。
其中最后一封信,是1980年王志强离开前写的:
"亲爱的梅花,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已经离开了。"
"部队有紧急任务,我必须马上出发,不能告诉你去哪里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。"
"但是请你相信我,无论走到哪里,无论多久,我都会回来娶你,请等我。"
每次读到这封信,梅花都会泪流满面。
这么多年来,正是这封信支撑着她度过了无数个孤独的夜晚。
02
时间回到1979年的春天,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。
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大地,人们的生活虽然依然清苦,但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。
21岁的李梅花刚刚从天水农村考进兰州纺织厂,成为了一名技术工人。
对于一个农村姑娘来说,能在城里有一份正式工作,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。
梅花长得清秀端庄,性格温和善良,很快就成了厂里的明星。
她不仅工作认真,而且歌声甜美,经常参加厂里的文艺活动。
那是4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纺织厂要组织工人到兰州空军基地慰问解放军。
厂领导特意选了几个文艺骨干,梅花就是其中之一。
"梅花,你准备唱什么歌?"同车的工友小红问道。
梅花有些紧张地说:"我想唱《敖包相会》,这首歌我练了好久。"
车子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,梅花望着窗外逐渐出现的军营建筑,心中既兴奋又忐忑。
这是她第一次进军营,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解放军。
到了空军基地,梅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
整齐的营房,威武的战士,还有那些银灰色的战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慰问演出在基地的礼堂举行,台下坐满了穿着军装的年轻战士。
梅花站在台上,看着台下那些朝气蓬勃的面孔,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激动。
当她开始唱《敖包相会》的时候,整个礼堂都安静了下来。
她的声音清澈甜美,带着一丝农村姑娘特有的纯朴,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。
"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,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?"
"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,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嘛..."
台下的掌声雷鸣般响起,梅花看到很多战士的眼中都闪着泪光。
就在这时,她注意到了坐在第三排的一个年轻飞行员。
那个人有着浓眉大眼,五官轮廓分明,穿着蓝色的空军制服,胸前佩戴着飞行员徽章。
最吸引梅花的是他的眼神——清澈、坚定,又带着一丝温柔。
演出结束后,战士们热情地为工人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。
梅花正在帮忙搬演出道具,突然感觉身后有人轻声说道:"同志,让我来帮你吧。"
梅花回头,正是刚才台下那个眼神清澈的飞行员。
"不用,不用,我自己能行。"梅花有些紧张,脸颊微微泛红。
"我叫王志强,是飞行大队的,刚才你唱的歌真好听,让我想起了家乡。"
王志强的声音很好听,带着一丝山东口音。
"我叫李梅花,兰州纺织厂的。"梅花小声回答,不敢抬头看他。
王志强笑了:"梅花,真是个好名字,梅花香自苦寒来,就像你的歌声一样让人难忘。"
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对话,简单的几句话,却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晚餐的时候,王志强特意坐到了梅花对面。
他告诉梅花,自己是山东济南人,1977年参军,现在是飞行大队的中队长。
"你们飞行员平时都做什么?"梅花好奇地问。
王志强的眼中闪着光芒:"我们的任务是保卫祖国的蓝天。"
"每当我开着战机在云端飞翔的时候,看着脚下的大好河山,心中就充满了自豪感。"
梅花被他的话深深感动了。
在她的心中,军人是最可敬的人,而眼前这个年轻的飞行员,更是让她心生钦佩。
晚餐后,基地安排了篝火晚会。
在熊熊的篝火边,战士们和工人们一起唱歌跳舞,王志强邀请梅花一起走到了篝火边。
"梅花,你能再为大家唱一首歌吗?"王志强真诚地请求道。
梅花点点头,在篝火的映照下,她的脸庞显得格外美丽。
这一次,她选择了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》。
当她唱歌的时候,王志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她。
在他看来,梅花就是他心中升起的那轮草原上不落的太阳。
晚会结束后,其他人都去休息了,梅花和王志强却依然坐在篝火边。
"梅花,我能送你回宿舍吗?"王志强轻声问道。
梅花点点头,两人慢慢向女工宿舍走去,春夜的空气清新宜人,满天的星星闪闪发光。
"志强,你觉得我们还能再见面吗?"梅花终于鼓起勇气问道。
王志强停下脚步,认真地看着她:
"梅花,如果你愿意,我希望我们能经常见面,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?"
梅花的心跳得很快,她轻轻点了点头:"我愿意。"
就这样,在1979年春天的那个夜晚,在兰州空军基地的星空下,两颗年轻的心靠近了。
7岁阿姨坚持不婚痴情一生,寻找46年前的空军恋人,见到他后凝噎了
订阅专属
言情·现代·恋爱婚姻
一舟闲谭
本故事20分钟读完2.2万人在看
关注
2025年初春的一个午后,67岁的李梅花坐在天水市区那套老房子的沙发上。
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,满眼爱恋。
照片上是一个穿着空军制服的年轻男子,剑眉星目,英姿飒爽。
邻居王大妈端着茶杯,看她入神的样子,语重心长地劝道:
"梅花啊,你都这把年纪了,还想着46年前的事?"
"说不定这个男的早就结婚生子了,连孙子都有了。"
梅花抬起头,那双历经沧桑却依然清澈的眼睛里闪着泪光:
"王姐,我知道你是为我好,可是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我,他还在等我。"
她用颤抖的手指轻抚着照片,"前几天,老刘给我带来了消息,说志强可能在西安。"
"我想,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去找他。"
王大妈摇摇头,心疼地看着这个为了一份情感守候了大半辈子的女人。
谁能想到,一个农村出身的女孩,竟然为了46年前的一段恋情至今未嫁?
01
春日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洒在屋内,李梅花缓缓起身。
她走到那个珍藏了半个世纪的木箱前,颤抖着手打开箱子。
箱子里整齐地放着一摞摞的信件、照片,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。
梅花翻开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年她寻找王志强的每一次努力:
【1985年3月,托表哥到兰州空军部队打听,无果;】
【1992年8月,写信给山东省民政局,回复说查无此人;】
【2001年10月,通过老同事联系到退休飞行员李师傅,他说听说过王志强这个名字,但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。】
【2018年6月,通过网络搜索,找到三个叫王志强的,都不是他...】
密密麻麻的记录足有上百条,每一条背后都是梅花心中不灭的希望和一次次的失望。
王大妈看着这些记录,眼眶也湿润了:"梅花,你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?"
梅花合上笔记本,走到窗前,外面的槐花开得正盛,香气阵阵飘进屋内。
她回想起那个改变她一生的春天,那是1979年,她21岁,青春正好。
想起以前的事情,李梅花不禁红了眼眶:
"王姐,你知道吗?当年我们约定,等他转业了就结婚。"
"我做了一辈子的准备,准备做他的妻子,准备为他生儿育女,准备和他白头到老。"
梅花的声音很轻,却充满了坚定,"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从来没有动摇过。"
"我想亲自见他一面,亲自问问他,当年那句'等我回来娶你'还算不算数。"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。
梅花打开门,看到是退休干部老刘,他手里拿着一张纸,脸上写满了兴奋。
老刘的声音都有些颤抖:"梅花,好消息!我找到他了!"
"王志强,69岁,山东人,1979年在兰州空军服役。"
"1980年调往新疆,现在在西安市雁塔区的军队干休所!"
梅花听到这个消息,身体瞬间软了下去,要不是王大妈及时扶住,她几乎要摔倒在地。
梅花的眼泪夺眶而出:"真的?真的是他?"
这一刻,46年的委屈、思念、坚持,全部涌上心头。
老刘点点头:"千真万确!"
"我通过老战友层层打听,还专门找人核实了他的身份信息,就是你要找的那个王志强!"
梅花颤抖着双手接过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,上面清楚地写着一个地址:
西安市雁塔区军队干休所,王志强。
"我要去西安。"梅花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起来,"明天就去。"
王大妈担心地说:"梅花,你一个人去西安,路上不安全,要不要我陪你?"
梅花摇摇头:"不用,这条路我要自己走完。"
"这是我和他之间的事,也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。"
当天晚上,梅花开始收拾行李。
她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珍藏了46年的照片装进贴身的口袋,又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。
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三万多块钱,此刻终于派上用场了。
虽然不多,但对于一个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,这已经是她的全部了。
她还从木箱里拿出了当年王志强写给她的那些信。
信纸已经发黄,字迹也有些模糊,但每一个字她都能背得出来。
其中最后一封信,是1980年王志强离开前写的:
"亲爱的梅花,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已经离开了。"
"部队有紧急任务,我必须马上出发,不能告诉你去哪里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。"
"但是请你相信我,无论走到哪里,无论多久,我都会回来娶你,请等我。"
每次读到这封信,梅花都会泪流满面。
这么多年来,正是这封信支撑着她度过了无数个孤独的夜晚。
02
时间回到1979年的春天,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。
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大地,人们的生活虽然依然清苦,但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。
21岁的李梅花刚刚从天水农村考进兰州纺织厂,成为了一名技术工人。
对于一个农村姑娘来说,能在城里有一份正式工作,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。
梅花长得清秀端庄,性格温和善良,很快就成了厂里的明星。
她不仅工作认真,而且歌声甜美,经常参加厂里的文艺活动。
那是4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纺织厂要组织工人到兰州空军基地慰问解放军。
厂领导特意选了几个文艺骨干,梅花就是其中之一。
"梅花,你准备唱什么歌?"同车的工友小红问道。
梅花有些紧张地说:"我想唱《敖包相会》,这首歌我练了好久。"
车子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,梅花望着窗外逐渐出现的军营建筑,心中既兴奋又忐忑。
这是她第一次进军营,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解放军。
到了空军基地,梅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
整齐的营房,威武的战士,还有那些银灰色的战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
慰问演出在基地的礼堂举行,台下坐满了穿着军装的年轻战士。
梅花站在台上,看着台下那些朝气蓬勃的面孔,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激动。
当她开始唱《敖包相会》的时候,整个礼堂都安静了下来。
她的声音清澈甜美,带着一丝农村姑娘特有的纯朴,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。
"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,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?"
"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,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嘛..."
台下的掌声雷鸣般响起,梅花看到很多战士的眼中都闪着泪光。
就在这时,她注意到了坐在第三排的一个年轻飞行员。
那个人有着浓眉大眼,五官轮廓分明,穿着蓝色的空军制服,胸前佩戴着飞行员徽章。
最吸引梅花的是他的眼神——清澈、坚定,又带着一丝温柔。
演出结束后,战士们热情地为工人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。
梅花正在帮忙搬演出道具,突然感觉身后有人轻声说道:"同志,让我来帮你吧。"
梅花回头,正是刚才台下那个眼神清澈的飞行员。
"不用,不用,我自己能行。"梅花有些紧张,脸颊微微泛红。
"我叫王志强,是飞行大队的,刚才你唱的歌真好听,让我想起了家乡。"
王志强的声音很好听,带着一丝山东口音。
"我叫李梅花,兰州纺织厂的。"梅花小声回答,不敢抬头看他。
王志强笑了:"梅花,真是个好名字,梅花香自苦寒来,就像你的歌声一样让人难忘。"
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对话,简单的几句话,却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晚餐的时候,王志强特意坐到了梅花对面。
他告诉梅花,自己是山东济南人,1977年参军,现在是飞行大队的中队长。
"你们飞行员平时都做什么?"梅花好奇地问。
王志强的眼中闪着光芒:"我们的任务是保卫祖国的蓝天。"
"每当我开着战机在云端飞翔的时候,看着脚下的大好河山,心中就充满了自豪感。"
梅花被他的话深深感动了。
在她的心中,军人是最可敬的人,而眼前这个年轻的飞行员,更是让她心生钦佩。
晚餐后,基地安排了篝火晚会。
在熊熊的篝火边,战士们和工人们一起唱歌跳舞,王志强邀请梅花一起走到了篝火边。
"梅花,你能再为大家唱一首歌吗?"王志强真诚地请求道。
梅花点点头,在篝火的映照下,她的脸庞显得格外美丽。
这一次,她选择了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》。
当她唱歌的时候,王志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她。
在他看来,梅花就是他心中升起的那轮草原上不落的太阳。
晚会结束后,其他人都去休息了,梅花和王志强却依然坐在篝火边。
"梅花,我能送你回宿舍吗?"王志强轻声问道。
梅花点点头,两人慢慢向女工宿舍走去,春夜的空气清新宜人,满天的星星闪闪发光。
"志强,你觉得我们还能再见面吗?"梅花终于鼓起勇气问道。
王志强停下脚步,认真地看着她:
"梅花,如果你愿意,我希望我们能经常见面,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?"
梅花的心跳得很快,她轻轻点了点头:"我愿意。"
就这样,在1979年春天的那个夜晚,在兰州空军基地的星空下,两颗年轻的心靠近了。
从那次慰问演出之后,王志强就经常在休假的时候到纺织厂找梅花。
厂里的工友们都知道,梅花有了一个空军飞行员男朋友,大家都很羡慕她。
那个年代的恋爱方式很纯真,也很含蓄。
王志强和梅花最喜欢的约会地点是黄河边的铁桥。
他们经常在夕阳西下的时候,手牵着手在桥上走走停停,看着滔滔的黄河水向东流去。
"梅花,你看这黄河水,千百年来都是这样奔腾不息。"
"我希望我们的感情也能像黄河水一样,永远不断流。"王志强深情地说道。
梅花依偎在他的身边,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温暖:"志强,希望我们能一直这样下去。"
王志强总是喜欢为梅花讲飞行的故事。
他告诉她,在万米高空中是什么感觉,白云是什么样子的,从天空中俯瞰大地是多么壮观。
"等我转业了一定要带你坐飞机,让你也感受一下在天空中飞翔的感觉。"王志强许诺道。
梅花听得入神,在她的心中,王志强就是她的英雄,是她的天空。
作为回报,梅花用她灵巧的双手为王志强做了很多东西。
她为他织了一件蓝色的毛衣,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,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深深的爱意。
她还为他做了一双绣着并蒂莲的鞋垫,寓意着两人要永远在一起。
王志强收到这些礼物的时候,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一件手工织的毛衣,一双精心绣制的鞋垫,代表的是一个女孩最真挚的感情。
王志强紧紧抱着梅花,在她耳边轻声承诺:
"梅花,等我们结婚了,我一定要让你过上好日子。"
那段时间,王志强几乎把所有的休假时间都用来陪伴梅花。
他们去过兰州的人民公园,在那里喂鸽子、看花展;
他们去过五泉山,一起爬山看日出;
他们还去过白塔山,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兰州城。
梅花最难忘的是他们在人民公园拍的那张合影。
那天正好是七夕节,王志强特意借了一台相机,两人在荷花池边拍了一张照片。
照片上的他们都很年轻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"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爱情的见证。"王志强认真地说道,"无论走到哪里,我都会带着它。"
梅花也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张照片,她知道,这是她和王志强最美好的回忆。
王志强还教会了梅花很多关于飞机的知识。
他告诉她如何区分不同型号的战机,如何判断天气适不适合飞行,还给她讲了很多飞行中的惊险故事。
"志强,你在天上飞的时候不害怕吗?"梅花担心地问道。
王志强坚定地说:"不害怕。因为我知道,地面上有你在等我。"
"无论多么危险,我都会安全回来,因为我要回来娶你。"
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梅花的心里,成为了她后来46年坚持等待的力量源泉。
秋天的时候,王志强的来信频率变成了每周一封。
每当邮递员送来信件,梅花都会激动得手发抖。
她把每一封信都仔细地收藏起来,闲暇的时候就拿出来反复读。
信中,王志强会告诉她部队的生活,会描述他看到的美丽云彩;
会询问她的工作和身体状况,最后总是会写上"想念你的志强"。
梅花也会给王志强回信,告诉他厂里的趣事,告诉他天水老家的消息;
而且还会在信纸上压上她亲手采的花瓣,那是少女的心事。
那个冬天特别寒冷,但梅花的心却是暖的。
因为王志强答应她,等到春天来了,他就申请转业,然后两人就可以结婚了。
王志强在电话里说道:"梅花,我已经想好了,转业后我们就回天水老家。"
"我可以在当地找个工作,我们一起好好过日子。"
梅花幸福地回答:"好,我都听你的。只要能和你在一起,去哪里我都愿意。"
那时,她开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:
她会穿着洁白的婚纱嫁给王志强,他们会有一个温馨的小家,会有可爱的孩子,会一起慢慢变老...
然而,命运却在这个时候和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。
04
1980年2月,春节刚过,北方还是天寒地冻的季节。
梅花正在纺织厂车间里认真工作,突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。
"李梅花,你男朋友找你!"工友小红兴奋地跑过来说。
梅花放下手中的工作,快步走向厂门口,发现来的却不是王志强,而是他的战友小张。
小张的脸色很严肃,看起来有什么急事。
"小张,志强呢?他怎么没来?"梅花疑惑地问道。
小张犹豫了一下,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:"梅花同志,王志强让我把这个交给你。"
"他...他们部队接到紧急调令,今天晚上就要出发。"
梅花的心瞬间沉了下去:"什么?调到哪里去?什么时候回来?"
"这个...这个我也不知道,部队有纪律,这些都是机密,不能透露。"
"王志强只是让我告诉你,让你等他回来。"
小张的声音有些颤抖,显然他也为自己的战友感到难过。
梅花颤抖着双手接过那封信,眼泪已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:
"他人呢?我想见见他,哪怕就说几句话也好。"
"他现在在部队集合,不能离开,梅花同志,你要坚强一点。"
"王志强说了,他一定会回来的,请你等他。"
小张说完这句话,转身匆匆离去了。
梅花站在厂门口,看着小张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。
她的心乱成一团,手中的信就像千斤重一样。
回到宿舍,梅花关上门,颤抖着手打开了那封信。
王志强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:
【我最亲爱的梅花,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我可能已经离开了兰州。
部队突然接到紧急调令,要我们马上出发执行秘密任务。
我不能告诉你我们要去哪里,也不知道这个任务要执行多久。
梅花,请原谅我不能当面和你告别。
临行前,我多想再看你一眼,多想再听你唱一首歌,多想再牵一次你的手。
但是军令如山,我必须服从,我知道这对你很不公平。
本来我们约定春天就结婚的,现在却要分开,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。
但是梅花,请你相信我,无论走到天涯海角,无论多长时间,我都会回来娶你。
请等我,我的梅花,如果可能的话,我会给你写信的。
如果收不到我的信,也请不要担心,那只是因为任务的保密需要。
我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,请保重身体,等我回来。】
看完这封信,梅花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,放声大哭起来。
她哭得撕心裂肺,把这么多天积压在心中的不安和恐惧全部释放出来。
工友们听到哭声都围了过来,小红抱着梅花安慰道:
"梅花,别哭了,王志强只是出任务,又不是不回来了。"
但梅花心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,她觉得这次分别可能不是短暂的,而是很长很长的时间。
第二天一早,梅花请了假,直奔兰州火车站。
她想在王志强离开前再见他一面,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也好。
但是当她赶到火车站的时候,得到的却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:
载着王志强他们的军列,已经在昨天夜里开走了。
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告诉她,"同志,你是要找昨天晚上走的那趟军列吗?"
"他们凌晨三点就开走了,很急的样子。"
梅花瘫坐在站台的椅子上,看着铁轨向远方延伸,心中空荡荡的。
她想象着王志强坐在军列上,也许正在想念着她,也许也在为这突然的分别而难过。
从那天起,梅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。
她每天都会去邮局,期盼着能收到王志强的来信。
她把那张和王志强的合影放在枕头下面,每晚都要看一眼才能入睡。
一个月过去了,两个月过去了,三个月过去了...梅花始终没有收到王志强的任何消息。
她开始托人到各地的空军部队打听,但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:查无此人。
厂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她放弃,说王志强可能已经有了新的生活。
但梅花心中有一个声音告诉她:他还在某个地方,他还在想念着她,他还会回来娶她。
就这样,梅花开始了她长达46年的等待。
在最初的几年里,她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。
她拒绝了所有人的介绍,拒绝了所有的相亲,一心一意地等待着王志强的归来。
05
时光荏苒,转眼间十年过去了。
梅花从21岁的花季少女变成了31岁的大龄女青年。
在八十年代的中国,31岁还不结婚的女性是很少见的,梅花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。
厂里的同事们议论纷纷:"梅花这孩子是不是傻了?为了个不知道死活的男人守了十年?"
梅花的父母更是焦急万分,他们从天水老家赶到兰州,苦口婆心地劝女儿:
"梅花啊,你都31了,再不结婚就真的来不及了。"
"那个王志强十年都没消息,肯定是不会回来了。"
梅花平静地说道:"爸,妈,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。"
"但是我心里装着一个人,装不下别人了,如果他真的不回来了,我就一个人过一辈子。"
梅花的坚持让父母心疼不已,但他们也拿女儿没办法。
这十年里,梅花尝试了各种方法寻找王志强。
她给军区写信,给民政部门写信,甚至托人到山东老家打听消息。
但所有的努力都石沉大海,没有任何回音。
有时候,梅花也会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值得。
特别是在深夜时分,当她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,孤独和绝望会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。
但每当这个时候,她就会拿出王志强的那封信,反复读着那句"无论多长时间,我都会回来娶你"。
这句话给了她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,这么多年,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。
九十年代初,梅花的母亲因病去世了。
在母亲的病床前,老人家拉着梅花的手,流着泪说:
"梅花,妈妈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,妈妈走了以后,你一个人要好好照顾自己。"
梅花握着母亲的手,眼泪如雨下:"妈,您放心,我会好好活着的。"
母亲去世后,梅花回到天水为母亲守孝。
在乡下的那段日子里,乡亲们都劝她趁着年轻在当地找个男人嫁了算了。
村里的婶婶们语重心长地说:"梅花啊,你都快40了,还等什么呢?"
"女人不结婚不生孩子,老了怎么办?"
但无论别人怎么说,梅花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。
她把母亲的后事安排妥当后,又回到了兰州,继续她的工作和等待。
进入新世纪后,梅花已经是纺织厂的老员工了。
厂里的年轻人都很尊敬她,但也都为她的感情生活感到惋惜。
"梅花姐,你真的要为了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男人守一辈子吗?"年轻的女工小丽心疼地问道。
梅花淡淡一笑:"小丽,你们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。"
"对我来说感情不是游戏,不能随便更换,我既然选择了他,就要对这份感情负责到底。"
2005年,梅花的父亲也去世了,在父亲的灵前,梅花跪了整整一夜。
她觉得自己欠父母太多了,因为自己的坚持,让父母操心了一辈子。
但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,梅花也没有动摇过。
她觉得,如果连她都放弃了,那王志强还有谁可以依靠呢?
随着年龄的增长,梅花的寻找方式也在改变。
她学会了使用电脑,学会了上网搜索。
她在各种军事论坛、老兵聚会的网站上发帖寻人,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。
2010年,梅花从纺织厂退休了,退休后的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寻找王志强。
她开始频繁地参加各种退休老干部的聚会,希望能通过这些渠道找到王志强的消息。
"老刘,你在部队工作了一辈子,你说王志强这个人到底去哪里了?"
梅花经常这样询问那些退休的老干部,退休的老刘总是摇摇头:
"梅花啊,1980年那个年代,确实有很多机密任务。"
"有些战士执行任务后就失去了联系,这种情况不是没有,但你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啊。"
但梅花依然不肯放弃,她相信,只要王志强还活着,总有一天她会找到他的。
近几年来,梅花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问题。
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关节炎...各种老年病接踵而至,但她依然坚持着寻找王志强的努力。
2023年,梅花在一次老干部聚会上认识了退休空军干部老张。
老张告诉她,他有一个战友圈子,里面都是从各地空军部队退休的老同志。
老张说道,"梅花同志,我可以帮你在战友圈里打听打听。"
"如果王志强还活着,而且是从空军退休的,我们应该能找到一些线索。"
这个消息让梅花燃起了新的希望,她激动地握着老张的手,感动的道:
"老张同志,如果你能帮我找到他,我愿意用我的全部积蓄来报答你。"
老张摆摆手:"什么报答不报答的,我们都是老同志了,能帮就帮。你等我消息吧。"
就这样,梅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。
这一次,她感觉离王志强更近了一些。
06
2025年3月,当老刘拿着那张写有王志强地址的纸条出现在梅花面前时,67岁的梅花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
"老刘,你确定这个王志强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吗?"梅花颤抖着声音问道。
老刘肯定地点点头:"我已经核实过了。"
"年龄、籍贯、部队番号都对得上,他就是你要找的王志强!"
当天晚上,梅花一夜未眠,她在床上翻来覆去,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画面:
46年前年轻英俊的王志强,现在的他会是什么样子?
他还记得她吗?他是否已经有了家庭?他会不会不愿意见她?
第二天一早,梅花收拾好行李,踏上了去西安的火车。
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行,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。
火车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疾驰,梅花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,心情五味杂陈。
46年了,她终于要见到日思夜想的那个人了。
到了西安火车站,梅花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雁塔区的军队干休所。
路上,司机师傅看出了她的紧张,关心地问道:"阿姨,您这是去看谁啊?"
梅花深吸一口气:"去看...去看一个老朋友。"
她不敢说是去看恋人,因为她不知道现在的王志强是什么身份,是什么状况。
到了干休所门口,梅花站在大门前犹豫了很久。
她用颤抖的手整理着头发,整理着衣服,希望自己能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王志强面前。
门卫是一个年轻的小战士,看到梅花在门口徘徊,主动走过来询问:"阿姨,您找谁?"
"我...我找王志强,王志强同志。"梅花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。
小战士查看了一下登记册:"王志强?几号楼的?"
"我...我不知道具体哪一栋楼。"梅花紧张地说道。
小战士又仔细查了查:"找到了,3号楼201室,阿姨,您是他的什么人?"
梅花犹豫了一下:"我是...我是他的老朋友。"
在小战士的指引下,梅花穿过干休所的小花园,来到了3号楼下。
楼道里很安静,只能听到她自己急促的心跳声。
她缓缓爬上二楼,找到了201室,门上贴着一张小纸条:王志强。
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,梅花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。
她伸出手想要敲门,但手在半空中颤抖着,迟迟不敢落下。
不知道为什么,这么多年的坚持她却犹豫了,这一路以来的勇气仿佛在这一刻耗尽了……
时间仿佛凝固了,这短短的几秒里漫长无比,漫长到她把46年的事情都想了一遍。
而就在这时,门内传来了脚步声,不等梅花反应过来,门竟突然从里面打开了
发布于:河南省中航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